第一次家里有了个新生儿, 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哭了应该怎么办.

那为什么会思考这个问题呢, 因为新生儿还没有语言.

接触到不会语言的人, 又必须与他交互时, 我才体会到了这个习以为常的语言的存在.

语言与语言的能力边界

没有语言时候的窘迫

人类简史的作者认为语言是人类到达现在地位的重要因素. 确实, 所以面对一个没有语言能力并需要获得帮助的新生儿时, 我们会很无力.

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濒死的人身上, 这时会让人更难受:

  1. 濒死的人的需求往往比新生儿更迫切.
  2. 濒死的人的需求没被满足会留下更大的遗憾.
  3. 濒死的人的需求往往比新生儿更难猜.

那在无语言的情况下, 去猜测对方需求的方法, 只有换位思考了.

有语言真的就行了吗

首先要表明我对”语言和换位思考的关系”理解: 换位思考并不是没有语言时的第二选择, 而是换位思考是高于语言的, 语言只是一个捷径.

我们把”想表达的东西”暂成为"意思", 举例一些情况:

  • 语言是不完整的.

    了解过多国语言会发现, 有一些单词是不能互译的, 这正是那个语言里的不完整部分.

    不完整是因为那个文化环境还不需要经常表达那个意思.

    并且语言其实是在发展的, 每个阶段都会多出一些词汇, 或者一些词汇变意.

    所以任何语言, 几乎都是”意思”的真子集, 因为”意思”也许是无限的. 虽然语言会跟上, 但顺序是先有意思再慢慢产生语言的.

  • 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

    同样地,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好的语言接受能力的.

  •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意图.

    这个情况在生活中太常见了. 例如顾客认为菜不好吃, 但怎么更换也不满意, 其实因为接受不了价格. 认为老板不好, 伴侣不好. 换了一个个也不满意, 其实是自己的期望错了.

    在这些情况下, 语言甚至还不如没语言. 因为语言成了一个错误选项, 不如直接用换位思考去猜测对方的需求.

误解

不管是新生儿, 还是濒死的人, 语言的缺席给人的感受是: 可惜.

但细想, 语言的出现并不能完全解决人类的沟通问题. 所以即便是语言存在之处, 也存在着很多误解, 存在着很多可惜. 这里就聊聊最近在眼前发生的.

参观与被参观

一个成人与新生儿在一起的场景: 成人对新生儿说好多话, 说你真可爱, 你真幸福, 不要哭, 马上给你换尿布/吃奶.

特别是作为第三者在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 (甚至看到月嫂大声呵斥孩子), 不知是可笑还是可惜.

他们甚至会觉得我已经告诉过你马上给你吃奶, 奶在加热了. 你还在吵, 你真不是个好小孩.

作为强势方(成人)开启自闭模式, 此时弱势方(新生儿)其实是非常可怜的.

类似的场景还出现在动物园.

参观的人很快乐, 觉得动物好可爱, 动物好开心.

其实是教科书式的投射. 他们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还认为正在痛苦的人是快乐的.

类似的场景甚至还出现在抢救濒死病人的时候. 我认为这是最最可惜的事情.

往往在病人被抢救的时候, 家属会进入”参观模式”.

我认为, 家属开始分析病人情况或病人感受的时候, 就进入了”参观模式”. 正在被抢救的人希望的是亲人在旁, 最好握着手, 在一起战斗的感觉. 而不是被冷冰冰的看成一个东西分析.

小时候的爸妈对我们, 现在的我们对爸妈

妈妈觉得我冷了, 该吃饭了, 这个东西不好不能碰.

我觉得爸妈衣服太旧了, 吃的东西太差了, 应该买个最新款手机/电脑/耳机/车子, 应该去哪旅游, 不要不舍得花钱.

在明白了这两个行为是同一回事后, 确实开始理解爸妈, 也开始转换思维, 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对爸妈好了.

当然也要开始思考, 我们提供给别人的东西, 别人是不是真的要. (在任何地方: 朋友, 工作)

知识的学习

工作认识了几个很好的朋友, 会分享最近所学的东西. 但实际上, 消息是可以传递的(学什么), 而真的学习并不能传递, 还是得独自的花时间.

孤独

正像人是独立的一样, 人是孤独的.

人自然就是孤独的, 人的成长是孤独的, 人在经历快乐/痛苦的时候其实都是孤独的.

如果你认为你在快乐, 别人也为了你快乐的话. 就想一下, 有个家人提早下班了, 有个朋友加工资了. 你真的能感受到他正在经历的快乐吗?

而人类还有一个本能, 就是感到与他人同感时会获得快乐(道德情操论基本理论). 而获得这种快乐的前提正是孤独. (就像如果洗澡是快乐的, 前提是身体会自动慢慢变脏)

就像看到活着的东西会感到自己也活着一样, 感受到别人的感受时, 我们也会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的快乐.

那最后的问题就是: 我们如何去感受别人的感受, 避免那些可惜, 获得快乐呢.

怎么去换位思考

经过了思考, 我认为换位思考并没有技巧可以快速练成, 而是两个维度: 意愿和经历.

意愿

感受别人来获得快乐是一种本能.

但自私也是一种本能.

同样地举个例子.

家里人告诉你: 我身体不舒服. 自私的做法: 回答, 快去看病, 不要病严重了再看来不及.

这种自私回答的意思是: 有事赶紧处理, 不要问题大了之后麻烦我. (不接受反驳, 也许当事人自己还真以为自己很关心家人, 这只是一种叫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

分析:

看病他自己会去看, 之所以告诉你, 是害怕需要安慰.

如果你意识到了. 自己那种回答是自私的, 并且如果尝试感受家人, 双方都能获得快乐. (代价是付出一些精力)

那么去询问家人, 听他的经历, 感受他的感受. 然后和他一起作出判断, 和家人一起经历困难. 大家都会感受到另一种快乐的.

其实意愿就是爱. 意愿并不能很快的解决问题, 但也许对方会感受到你的爱和善意(而不是最需要亲人的时候被忽视), 这正是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经历

相比意愿, 经历是个硬的指标. 以为以己度人是我们与世界交互的根本法则.

同样举例.

  • 我看见过绿色, 所以知道别人看到的绿色是什么.
  • 我被针刺过, 才能知道别人被针刺了是痛苦的.

当然, 经历过的也不能完全同感, 没经历过的也可以同感(比如死亡). (具体的在之前道德情操论的文章有详解.)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经历更多的人能去同情更多的人, 比如:

  • 老师能知道”没带作业”就是没做. 而学生不知道老师知道.
  • 大人更能猜到孩子的心思. 而小孩猜不到大人的.
  • 从穷到富的人能体会天生富人. 而天生富人不能体会穷人.
  • 玩游戏/看剧更多的能跟更多人聊天. 玩得少/看得少的人能聊的人的范围更少.

所以我把同感理解为: 同路人. 我们走过的路更多, 就有更大概率和更多人同路.

而如果走的路更大, 可能走一条路就会有更多的人同路. 比如亲子, 夫妻, 工作, 朋友关系等遇到问题的思考和同感, 就更大概率能和其他人产生同感. (相比较某个游戏/电视剧而言)

我们并不只是一个身份

一直从上帝角度说如何同情他人, 其实是一种自大. 如果说有同情和被同情2种角色, 那么每个人都是在2种角色间转换的. 当我们是需要被理解的一方, 该如何做呢?

答案是认识自己. (这个非常难) 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 然后诚恳的向别人提出要求, 并且为别人想好如何帮助自己, 不光给别人提问题. 比如:

  • 能不能陪我去一次医院? (而不是: 我有点不舒服)
  • 能不能帮我去xxx咨询一下如何xxx? (而不是: 某某事好麻烦, 我好心烦)

可见, 被同情的人, 也需要去同情同情自己的人, 如何让同情自己的人更容易, 更方便同情自己.

所以无论如何, 这些表现的根源都是同一个: 对人(或其他一切)的爱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