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仓里的故事
国庆里和老婆一起做了好多天高压氧舱, 算是一种新的经历.
氧舱
根据亨利定律, 在更高的气压下, 氧气会有更多溶解在血液里. 高压氧的治疗过程是到一个密封的空间里, 15分钟加压到2倍大气压, 然后一人一个氧气面罩开始吸氧, 治疗结束再减压15分钟, 一共105分钟.
气压改变的时候, 人的耳朵会不舒服的, 要做擤鼻涕的动作, 做完其实还挺”爽”的, 而有几天我因为感冒左边耳鼻管有点肿堵住了, 耳朵贼痛, 然后用自研的特殊姿势才硬挤通的.
在高压下, 电子设备容易坏, 有一次我忘记寄存了, 氧舱里也是配备递物桶的, 递物桶有2个门, 2个门之间有空间, 只要每次不同时打开2个门, 氧舱就能正常工作, 氧舱本来就不能做到完美密封, 本来需要实时调压的.
无聊
医生开氧舱的时候, 客服部医生说, 带本书里面看看, 氧舱里也有电影或音乐, 来缓解无聊, 因为现在的人很难2小时离开电子设备.
第一天我和老婆带了2本书, 在气压稳定后看了会书, 但在硬看, 看不下, 因为时而会思考老婆的病情, 和相关展开的思考.
又看了下周围的病友, 发现根本没有人看电影, 有的因为病情而思考, 有的因为奔波而睡觉, 根本不无聊.
一直以为无聊是一种负面的情绪, 但现在才意识到, 这是一种幸福状态上产生的负面情绪. 大概类似于为恋爱而痛苦的状态前提是生活是幸福的.
而读书, 学习等, 都需要在这样的”无聊”的基础上进行的. 也是第一次意识到, 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 自己能正常上班, 是和家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家人对自己的好, 是为而不争, 是功成而不居, 现在才更深的理解到了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
爱
也有一些病友, 和我们一样, 每天都这个点去氧舱的, 于是便眼熟了.
有2对年纪大的夫妻, 都是男的陪女的, 一位躺床上, 头盖骨去掉一块, 说是摔跤的. 另外一位没有主动说自己八卦.
有一天在减压的时候, 不知道是出于可以出去了, 或者是感叹一次治疗结束了不知道效果如何, 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 加上我, 我们三个男的都捏着自己老婆的手. 是爱, 并且他存在在很多地方, 我们不孤独, 也不会无聊.
告别
经过了眼熟和一些小情况, 大家多少也有一些交流, 说自己是什么病, 在哪里治疗过, 这个医院的来历之类的.
因为家里远, 我们其实打算做到8号, 之后就不一定来了.
想给这几位病友道个别, 但又不好意思开口, 6号在氧舱里跟老婆商量, 7号晚上找地方买一些花或者礼物, 8号治疗完的时候, 借礼物来与他们告别与祝福.
结果我还是没能做到, 第二天(7号), 那位老婆躺床上的叔看起来像找话聊的样子, “顺口”说到, 我们明天要转院了, 2周到了.
最后一天(8号), 氧舱里少了一对夫妻, 而我最后也没有能开口, 我经常是心中有很多感情, 而只能做到面对对方的时候轻轻点一下头而已. 我是讨厌这样的自己的.
英雄主义
有另一位兄弟也想在这日记中提一下, 看起来很年轻, 后来知道是38岁, 一年前被电了, 现状不能说话, 不能走路, 偶尔流口水和抽. 因为是后面才来上海的, 其实我在日记里真的不想多描述来提起自己的情绪, 作为病人家属, 我实在是太能体会其中的无力了.
一些外人会说”你真的很辛苦的”, 嗯, 不, 真的不辛苦, 怕的是”辛苦是没用的”. 高中老师说过, 高考的时候你不会嫌步骤烦, 能写出一点都是开心的.
但在非常多的情况下, 努力是没用的.
在之前, 我都会有个心态. 看到别人那么惨, 心里觉得”操, 还好不是我, 还好我不是”.
这种”认为自己应该是那个主角”的感觉, 应该是伴随大多人终生的.
但是我们没意识到, 我们大多都不是影视作品里的主角. 我们99.9%就是炮灰.
人是接受自己是平庸的过日子好, 还是一直认为自己是英雄过日子好, 我不知道.
但我现在尝试接受自己是失败者. 而在自己是成功者, 或者是幸运者的时候, 不觉得”反正不是我”, 而是作为幸运者, 尽力给别人一点关心和帮助吧.
(本文完)
如果你可以 点击这个链接打赏我5毛来鼓励我, 非常感谢.
本文遵循 cc协议
你可以在注明出处和非商用的前提下任意复制及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