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shaking相关的配置和流程介绍
关于treeshaking我之前只知道个概念, 把mode设为production就开启了treeshaking.
还知道一些”esm”, “sideEffect”. 但具体的其实很模糊.
(这其实归功于文档一般般, 中文文档更有问题)
这次就来更深入一步. (这篇post需要一些前置知识, 有概念不清楚的需要去webpack系列看一下.)
关于treeshaking我之前只知道个概念, 把mode设为production就开启了treeshaking.
还知道一些”esm”, “sideEffect”. 但具体的其实很模糊.
(这其实归功于文档一般般, 中文文档更有问题)
这次就来更深入一步. (这篇post需要一些前置知识, 有概念不清楚的需要去webpack系列看一下.)
说是webpack compile, 准确的说是compiler执行run方法的过程, 这里包含make, seal, emit三个阶段.
这里会比上篇多深入一步, 介绍下最简单的情况下, 一个module经过各个阶段时的状态.
这些状态中夹杂着非常多的二开点(hooks), 了解module的状态, 就能知道在什么阶段可以对他大概进行什么处理了.
但对细节和具体数据结构点到为止, webpack细节实在是太多了, 慢慢再展开.
最近第一次用了codemirror.
基本配置外, 写了一个粗体md快捷键插件, 和一个拖拽/粘贴图片产生md格式并预览图片的插件.
记录一下开发过程. (但因为没有用过任何竞品包括monaco, 无法比较功能和开发体验)
公司一些客户需要支持ie11, 而有一些第三方包表示不爱支持ie11了. 所以使用的时候需要一些额外的工作.
这里简单记录下处理方式, 和轻度聊聊npm包输出格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