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
这是一篇与之前都不同的读后感, 不按照书的脉络, 甚至对其中的意见有不同或补充, 结合了自己其他的想法的世界观快照.
一个月前目睹了外公的离开使我真正仔细思考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虚无主义
<寻梦环游记>所说的, 每个人, 终究会被所有人遗忘, 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 让我很难过, 可仔细一想, 这还是太浅, 太童话了.
“被所有人遗忘”, “所有人”是谁, 甚至到某个时刻以后, 都没有”人”来<忘记>谁了.
我不能确定每个认同主流现代物理和科学的人都是虚无主义, 但主流的科学思想的推测确实大概率会有热寂.
- **生命的产生只是一个偶然, 世上并不一定要有生命的. **我长大至今, 好多次思考到”为什么会有这个世界, 而不是别的什么”而觉得极其恐怖, 发现只有想到亲人才勉强把我拉回真实世界(也许是虚拟世界, 那个恐怖的才是真实世界).
- 世上的熵在不可逆的增加, 世界最终将变为混沌. 小时候读过的书<时间简史>有个margin, 建议你立刻停止阅读本书, 你的阅读正在加速宇宙的熵增, 当时还不理解只是好玩.
总结来讲, 世界的基调是毁灭, 生命这种低熵的东西只是一个过程, 一切生命新生的时候就注定了要毁灭, 做的一切事情也没任何意义.
理解了这个以后, **我反而对之前很多事情释怀了, 比如担心亲人的死亡, 担心自己的死亡. ** 现在想开的是: 所有人都会死亡. 同样地, 谁活得好一点, 谁活得差一点, 都无所谓.
我原创了一个比喻, 就像是牛奶倒进咖啡, 有很小的可能形成了一朵漂亮的花, 有的花美丽还存在时间长, 有的花不美且一会就失去了形状, 但最后都会消失, 而稳定成一杯拿铁. 生命像牛奶在咖啡中形成短暂的花, 再漂亮, 发展再好, 也是没有意义的, 起码对花来说是没意义的, 因为花的意义的基础是花的存在.
现实意义
牛奶倒进咖啡形成短暂的花是没有意义的, 起码对花本身是没意义的, 因为花的意义的基础是花的存在.
对了! 虽然生命可能一定会消逝, 但对生命自己来说, 也许自己的意义就是活下去吧!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 虽然有客观存在的”绝对真理”, 但这个真理也许对于人类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人类要找寻的, 其实只要是对人类有意义的”相对真理”就可以了吧.
有个段子说凯恩斯批评一些经济学专家理论说: 从长远来看, 我们都死了. 也证明了一点: 我们人类本身是有很多限制的, 不忽略这些限制做的事才是有实际意义的. 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实践看来也是如此, 能落地的理论才是有意义的. 设计网页要考虑设备性能和设备网速, 设计方案要考虑能不能落地.
所以对于我们的人生, 在自然毁灭前, 还是有意义的.
活下去
现代科学研究的目的是类似的: 找到一个通用的公式来解释所有问题. 那么对于人类的有意义的意义的通用公式, 我们就猜想是: 活下去. 猜测的原因是, 我们观察其他生命的深层目的也是活下去.
那活下去需要什么呢?
- 呼吸, 吃喝, 住, 衣服.
- 繁衍.
- 探索环境, 获取真理, 以尝试获得永生.
再深一步分析一下, 完成上面这些需求需要做什么事来落地.
在之前读资本论的时候获得了一些结论: 物物交换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货币, 货币的出现也伴随着社会分工. (另外货币交易到一定规模必然会出现资本.) 而社会分工是人类进步, 提高劳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成就.
所以在现在的社会里, 想要活下去, 必须参与社会分工和货币交易, 说白话就是必须赚钱和花钱. 而参与社会分工的本质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贡献越大钱赚越多.
另外是繁衍, 分为两个点, 一是吸引异性, 二是与伴侣合作保证下一代的质量.
所以总结来说: 人生的意义就是: 追求金钱, 权力, 美女, 真理. 这么看来最粗糙的也许是最真理的呢. 金钱/权力保证生存(因为资源总是有限的, 让进化不好的得到淘汰是一种自然机制). 追求俊男美女获得后代的保障. 而在有钱有家势后, 就会追求永生和真理. (这一般在电影里和上个世纪的科学家)
心理防御机制与人生意义的作用结果
以前在了解弗洛伊德的时候知道: 随着人长大和成熟, 心理防御机制也会更高级.
在追求人生意义的路上一定有很多难点, 而有一部分人却一直保留着低级的机制来抵抗遇到难点的挫折感.
比如: 想命令他人; 想吸引别人注意力(以哭, 闹, 制造问题的手段);
而这些扭曲的目标, 就会成为社会问题. 大问题有犯罪, 小问题有让一部分人对社会无用.
那么正确的能实现人生意义的目标是什么呢? 是与人合作, 共同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只有人类进步, 大家才能走向富裕, 才能进入共产主义, 而进步的方式一定是合作.
那么确定正确的目标有多重要, 这是书里另一个重要的观点.
目标论
阿德勒认为指导人行为的是目标, 而不是过去.
他认为 一个人的经历不能对他的行为造成影响, 造成影响的是他如何归因他的经历.
就像从古至今, 治病的目的几乎都是消除病症. 而无论从医学来说还是教育来说, 这种做法都是不解决问题的. 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
经历过相同不幸的人, 有些人以不幸为戒, 尽力避免日后的生活陷入不幸. 有的人时时以不幸为借口, 说因为以前的不幸一蹶不振. 我身边有许多这样对比的例子.
如果我的目标是碰到高处, 于是拿梯子爬墙. 有人把我梯子拿走了, 我会去拿椅子, 如果都拿走, 我会自己跳, 踮脚. 拿走梯子是不解决问题的.
我有一个很熟悉的病: 神经官能症. 疑病症, 觉得自己得了胃癌, 查证没有后, 又觉得肝疼, 可能是肝癌. 为啥查了一个没问题, 会马上另外地方不舒服? 因为病人的目的就是获取家人注意, 或是逃避生活压力, 连病人自己都不自知.
所以”一有压力就头疼”, 也许不是生理疾病, 而是心理疾病, 当鼓起勇气面对压力的时候, 也就不头疼了.
一些人老以”我不认真, 我不仔细”来掩饰, 他们害怕认真了也得不到好成绩.
说了目标对人的重要性, 那么错误的目标是如何获得的, 又如何能获取正确的目标呢?
目标是如何获得的
当然童年的环境和教育获得的.
而目标又极其重要, 不管对个人的发展, 还是社会的人才, 社会的犯罪率来说.
环境
先说环境. 阿德勒思考了一套, “第几个孩子有什么性格”的结论, 也强调了有一种问题人–”被宠坏的孩子”.
家中的老大, 在老二出生后会”失宠”, 而这时老大还是需要被照顾的时期, 导致老大容易获得”想获得他人注意”的目标. 所以问题儿童中, 老大占的比例是最高的. 家中最小的小孩成就最大, 因为没有失去安全感, 又有竞争的目标(哥哥姐姐), 更容易获得”正确的目标”.
但最小的小孩因为被关心最多, 所以成为”被宠坏的孩子”概率也比较大, 需要克服这点. 另外对独生子女, 年龄间隔大的子女也各有特点.
教育
接下来谈谈教育. 在我看来,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分为刻意和随意.
有父母会知道应该交给孩子什么价值观, 并刻意实行一些手段.
而很多父母不知道应该教育孩子什么, 就把自己的价值观顺势丢给孩子了. 当然这个情况通常是比较糟糕的, 我看到过很多父母教孩子要盯着钱.
但有一个好东西出现了: 学校. 我这一代很多这种模式的: 父母观念并不是特别正, 但知道读书有出路, 而学校确实给了一些好的世界观, 那么在孩子长大成人学会自我教育前, 他们又获得了一种晋级层次的方式.
刻意教育
那么怎么刻意教育孩子的合作精神呢, 阿德勒提到了一些好的和坏的.
孩子做的很多游戏是互相竞争, 已超越对方为目的的. 这个不太有益.
营造两个孩子一起做功课, 一起读书, 一起学习是好的. 两人合作的舞蹈也是很好的游戏.
读后感
粗粗看了一遍, 对其中很多点都认可.
让我意识到朋友间, 家人间, 同事间, 正确的关系是共同进步, 而不是竞争. 爱是聪明的, 恨是愚蠢的.
与阿德勒这样三观正的作者相比, 想起一本三观扭曲的书<穷爸爸与富爸爸>, 又想起了马云说的<中国的金融没有系统, 当铺思维>的事. 意识到, 不是所有知识都是三观正的, 还是多读经典, 少追吸睛的东西吧.
(本文完)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 你可以请我喝一杯咖啡
本文遵循cc协议
你可以在注明出处和非商用的前提下任意复制及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