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引领了一大波心理学派, 当时这些学派都认为自己是否认弗洛伊德的, 但在后人看来这些学派都是以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无意识”为基础继续细化的, 与弗洛伊德体系没有矛盾, 所以这些学派称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 这些学派与弗洛伊德理论都属于精神分析流派.

各个学派简介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阿德勒认为只有一种动机推动着人们, 称之为寻求优越.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从出生就带有自卑感, 起因是从小被爸妈照顾, 或是有兄弟, 从而推论出生顺序也影响人的自卑程度, 出生排行老二的孩子会尽力追赶他们的哥哥姐姐.

阿德勒还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护程度会引起孩子的不同性格, 溺爱会加重自卑感, 使孩子成人后难以独立, 忽视会导致孩子成人后难以拥有亲密关系.

卡尔 荣格

荣格的研究集中于集体无意识. 我们出生就会吸吮, 就依恋母亲, 之后会害怕黑暗, 相信存在一些掌控自然的神等. 仔细分析这些都属于无意识, 而并没有意识输入就存在了这些无意识,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从祖先那里继承了无意识形象. 比如母亲, 父亲, 智慧老人, 太阳, 月亮, 英雄, 上帝和死亡.

有意思的是荣格认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并非结果而是原因, 因为每个人天生已经存在了无意识的形象, 也就是我们的情人本来就是我们心里的标准.

埃里克 埃里克森

埃里克建立了一个人格毕生发展模型. 他认为人格发展不是在儿童阶段的, 而是毕生的, 分为8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发展结果分为两种, 一种是适应性的, 一种是非适应性的, 并会影响之后的人格. 下面是8个阶段:

基本信任感/不信任感

是出生一岁左右, 有没有获得足够的关爱导致的结果.

自主性/羞怯和怀疑

一岁以后, 儿童会尝试操纵周围的环境和东西, 如果父母不组织他, 儿童就会形成自主性, 反之不让儿童探索环境会导致羞怯.

主动性/内疚感

随着儿童开始与其他儿童一起玩, 儿童开始寻找玩伴, 编排游戏, 和其他社交活动, 这使儿童产生主动性, 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就会形成内疚感.

勤奋感/自卑感

儿童进入了小学, 如果在成绩/体育等方面获得了名次, 在于同龄人的比较中觉得自己是优秀的, 孩子就获得了成就感, 导致勤奋感. 比较下自己较差的孩子形成了无能感, 导致自卑感.

同一性/角色混乱

青少年会产生一个问题: “我是谁?”, 如果通过提问/宗教等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青少年就产生了同一性, 否则产生角色混乱

亲密感/孤独感

成年初期人会面对的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问题, 这个问题一般是结婚. 如果能结婚并建立亲密的关系, 人就有了亲密感. 就算结婚, 没有建立亲密的关系, 人也会产生孤独感.

繁衍感/停滞感

繁衍感总的来说是教育下一代, 让自己影响年轻人的感觉, 这个人格阶段持续的时间非常久. 没有成功影响年轻人的就会产生停滞感.

自我完整感/绝望感

对过去经历的总结和对生命必然性的反思, 使老年人进入了这两种感受的其中一种.

卡伦 霍尼

有三种人:

  • 看起来很友善, 热情. 不善独处, 与人保持不了长久关系.
  • 几乎所有人都不喜欢他, 对别人说尖刻伤人的话, 现在是个残酷无情的商人.
  • 他很少参加同事的社交活动, 因此再有活动人们都不叫他来参加.

霍尼把这三个行为成为神经症. 特点是他们陷入了自我挫败的人际关系方式. 讽刺的是, 他们破坏性的人际交往方式正是他们避免由无能让人际关系变好产生的焦虑的一种防御机制.

上面三种神经症患者的交往方式分别称为:

  • 接近人群: 彰显自己的无助感来应对焦虑. 他们接近别人不是爱别人, 而是依赖/依附于人. 他们不是分享感情, 只是得到感情. 所以每段关系都不会长久.
  • 反对人群: 这种应对焦虑的方式是和他人战斗. 攻击或伤害其他人对自己的安全感和无能感进行补偿, 这种神经症方式以外化为特征, 很像弗洛伊德提出的投射概念. 只有在得到好处的时候才与别人建立关系. 与这些人交往一定是肤浅的.
  • 脱离人群: 他们以置身于人群外的方式应对焦虑. 他们把回避情感, 爱和友谊当做处世之道. 爱上这类人肯定是一个错误, 因为感情将得不到回应.

焦虑和应对策略

焦虑分为几种, 现实焦虑指被陌生人跟踪或经历了车祸, 这些自己意识到焦虑原因的焦虑. 弗洛伊德研究的是无意识的焦虑: 当不被接受的本我冲动快要逼近意识的时候, 人们体验到了神经性焦虑. 这是导致自我启用防御机制的那种焦虑. 而违背了超我的时候产生的叫道德焦虑, 也就是一种内疚体验.

应对焦虑

比如看一场关于工业事故的纪录片, 人们看到了电锯穿过工人的肚子, 一部分人会说这是部电影, 不是真实的, 另一部分人在分析电影的特效是如何做的. 这两种应对焦虑的方式听起来像弗洛伊德的两种防御机制: 拒绝和理智化.

而每个人在应对焦虑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方式, 这个方式叫做对应风格.

应对策略的类型

应对策略类型分为三种:

  • 问题中心策略: 直接关注问题, 解决问题来克服焦虑.
  • 情绪中心策略: 减轻伴随问题而来的情绪压力来克服焦虑. 比如认为挫折对人也是有好处的.
  • 回避策略: 使用回避策略的人不让自己去想产生焦虑的事情, 或者戒酒消愁转移自己的焦虑.

应对策略的效果

研究表明问题中心策略是最有效的应对策略. 比如一个学生数学不好, 努力学习与向别人请教是最有效应对焦虑的方法.

但是另一种情况, 无法挽回的情况, 比如被劫机, 或是婴儿死亡. 这些引起焦虑的问题是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外的, 此时问题中心策略的减少焦虑的效果比情绪中心策略的效果差.

所以最后结论是看情况使用不同的应对策略才能有效缓解焦虑.

精神分析概念和攻击

人的生的本能”力比多”, 即寻求快乐的冲动受到阻碍的时候, 就会体验到一种想要攻击障碍物的”原始反应”. 而产生了攻击性的人并不一定对阻碍的源头进行攻击, 就像开快车被警察阻止他们不能攻击警察, 只能攻击朋友或家人.

挫折-攻击假说的内容是, 挫折必导致攻击性, 攻击性一定来自于挫折. 按精神分析的理论, 受挫导致心理能量被使用, 直到进行了释放紧张的宣泄, 攻击才会停止.

尝试在排第三和排第十二的人前插队, 排第三的人被插队受挫时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 再比如舍友在周末把你周一考试复习需要的书带回家了, 你在是否直到他是故意的以后表现的攻击性是不同的. 结论是攻击性是根据受挫程度产生的.

之后研究又认为, 攻击性产生的原因是消极情绪, 受挫只是消极情绪中的一种.

攻击有一个现象叫做替代性攻击, 有一种测试, 分为两部分被试者, 让一部分被试者受到更大的挫折, 然后对另外一组人进行电击, 受到更大挫折的人电击强度明显较大. 这说明有攻击性的人就会找地方发泄, 而并非对受挫源头发泄. 并且发泄完以后攻击性并没有消失, 只是传递到下一层, 比如老板到领导, 领导到员工, 员工到家人, 家人到小孩.

宣泄以后攻击性才得以释放. 但并不完全是, 如果让一个人打吊袋并骂人, 比让他静坐更使他的攻击性加剧, 而不是减轻. 原因是自我本来压抑着人的攻击性, 而打吊袋释放了这层防御.

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新弗洛伊德学派认为人的人际关系是基于儿童时期的与妈妈的关系类型, 分为安全型, 焦虑-矛盾型, 回避型. 待儿童成人以后也分为这三种人际关系.

这三种类型在孩子对妈妈的表现分别为:

  • 安全型: 妈妈在孩子开心, 妈妈离开孩子不害怕, 相信妈妈会回来.
  • 焦虑-矛盾型: 妈妈在孩子开心, 妈妈离开孩子焦虑, 害怕妈妈不回来.
  • 回避型: 妈妈在孩子没有开心, 妈妈离开孩子也没焦虑, 无所谓妈妈回不回来.

这三个类型的出现都是由妈妈对孩子的态度, 关心程度导致的. 孩子成人之后对人际, 对恋人的关系也会偏向儿童时的类型.

只有又有了另外一个衍生的模型, 以害怕被抛弃程度与害怕亲密程度为两个维度, 而分为4个类型.

害怕被抛弃程度低 害怕被抛弃程度高
害怕亲密程度低 安全型 焦虑—矛盾型/矛盾-依附型
害怕亲密程度高 回避型/背离型 无定向型/恐惧型.

心理学家对这些性格的人做了研究, 在54岁时安全型的人结婚率为90%, 离婚率10%, 是婚姻最稳定的.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安全型的人是最能在亲密关系中感受亲密的, 焦虑-矛盾型虽然亲密程度高, 但因为害怕被抛弃会造成更多的矛盾.

总结是: 能投入真心, 并不害怕被抛弃的人能获得更好的亲密关系(也就是说越傻越快乐).

顺便说一下, 害怕被抛弃程度高是因为自卑, 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是一种否定自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