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友不行, 我玩得很好了”, “他水平很一般为什么成就比我高”, “他家里条件好他才发展得好”. 这些很常见的或是自己的想法, 或发生在别人身上. 距离上次看心理书已经一年多了, 嘴里一直挂着”投射”, 现在回过头看了下以前的总结, 又会有很多新发现.

否认可能是最常见的心理防御

先来一句话复习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当本我(想做什么)与自我(应该做什么)或超我(道德上应该做什么)产生了矛盾的时候, 自我会使用一些机制把自我压到”无意识”中, 这个机制就叫心理防御. (详解在之前的弗洛伊德理论文章中)

心理防御会消耗心理能量, 这也是导致”伪内向”性格的原因, 因为太多能量用在心理防御上而没有心理能量与他人交流.

否认的定义: 认为某些事实是不真实的, 在旁人看来是他的逻辑有问题.

一开始所列出的情况如:

  • 认为自己被拖累, 自己很强
  • 认为别人好都是运气好, 自己好是努力. (几乎所有人都有这个情况)
  • 认为别人好是被帮助或出身好. (这也许是真实的)

看书时候看到的例子是: 一位深爱妻子的丈夫, 在妻子死后一直表现为妻子还活着的样子, 自我使用否认不让某些想法达到意识.

看书的时候没有特别的体会, 而记住并过了一年多竟然发现很多地方会发生书中的情况.

而如果”认为别人好都是运气, 自己好是努力”真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那么如果自己一直不好, 就一直要启动, 就会导致自己心理能量常年缺失了.

并且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是防止不开心的事情进入意识, 副作用是自己会被自己骗而做了错误的事. (逻辑错误当然做错误的事)

ps: 这和”归因决定人的行进轨迹”与”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有着非常类似的推论, 所以各个学派也许是从不同的角度一起寻找真理.

奇妙的投射

再来说一下投射, 投射的定义是: 把无意识冲动归于别人. 简单地说就是”对模棱两可东西的判断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这也是佛教的观点”世界是镜子”. 哲学课也教过谁说旗动杆动的想法.

投射的原理是: 如果没有想法就没有输出, 一个人的输出(想法)一定是他的心里看法. 比如被观测者说一幅画是老虎, 如果他没有知道老虎这个东西, 他是不可能说出老虎的.

“画像”, “别人做这件事的动机”是常见的投射场景.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场景是:

  • 穿秋裤是因为妈妈说我冷.
  • 一个人喜欢被如何对待就会如何对待别人.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知道某个人心里的一些东西, 知道他需要什么, 害怕什么.

其实想到这里, 会有疑惑: “凭经验猜测别人的想法”, “家境好的人就有更好的发展”. 这些判断也许是真的, 而不是心理防御(或是心理防御正好猜到了现实).

我们的想法都只是猜测, 人会使用数学, 会去通过严格的逻辑证明一个猜测, 是非常伟大的. 但在大多情况下, 我们的猜测是无法去证实的, 因为我们每天也许会有一万个猜测, 但去严格证明一个猜测可能需要几周或者几十年. 但对于自己的”真正想法”, 自己有没有处于”心理防御”状态, 自己静下来是可以感受到的.

我上学的时候喜欢物理, 所以感觉心理, 甚至所有学科, 甚至语言都要用心理解意思, 语言只是工具, 通过语言理解别人要传达的意思才是本质, 这是很难的. 同样地, 用语言表达自己也是很难的.

聊一聊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是指在经济下降的时候, 口红的销量反而上升. 口红不是生活必需品, 但人在买不起更好的东西的时候会用不多的钱去购买廉价的奢侈品.

这很可能是反向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反向作用的定义是: 我们会按照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 以躲开可怕的欲望或念头. 例如一个女人反复告诉别人他多爱自己的母亲, 其实他在隐藏无意识中对母亲的强烈憎恨.

可以很快地想到其他的一些例子:

  • 经济不好的时候, 一些人害怕想到自己的贫穷, 就买一些买得起的(本来不会买的)奢侈品来让自己看起来有钱一些, 避免想到自己穷而难过.
  • 工资收入比较低的人更容易月光. (这是我本人的经历, 在我工资2600的时候我会花小2000抽lol皮肤)
  • 上班的时候没有做什么事的人更偏向于加班, 或者是留在公司继续什么都不干. (低效率的结果, 而不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