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什么是商品和货币之后, 开始尝试理解他们职能的流通.

第一, 第二章介绍了什么是商品, 商品的交换是如何引入货币的.

第三章会继续根据”商品交换”这一行为的各个情况来深入分析货币的各个职能, 以及多出发生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后, 产生的流通是怎么样的.

货币与价格

价值尺度

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对象化的人类劳动, 所以可以进行通约, 他们找到了个具有合适的性质的商品作为货币. 这是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

商品的2个基本属性是价值和价值量, 价值量必须是人工估算的, 也就是说多少就多少的(但必须得到市场认可).

商品的价格形式(有价物)或货币形式(货币)都是体现了商品的价值量, 所以是观念性的形式.

(这里有个矛盾: 价格形式是观念性的, 但价格却是取决于实在的货币材料的)

价格标准

把货币固定成一个单位, 是货币的价格标准职能. 有了价格标准的职能, 货币(如金)本身的价值变动就不会影响价格形式的商品了. 因为: 无论金的价值如何变化, 12盎司金的价值一直是1盎司金的12倍. 如果没有价值标准的职能, 商品每次都要重新估算可以交换的货币的数量.

价格形式

价格形式是一种观念性的形式(价格多少是主观的), 并纯粹是社会的形式(元, 刀是脱离商品本身的社会名字).

因为是观念性的, 所以价格形式不一定等价于商品价值. 只要交易双方认可, 价格就可以是高于或低于商品价值的. 刚过双十一, 就用它举例: 一瓶机油双十一卖80, 平时卖90, 都是有成功的交易的. 同样的商品可以以不同的价格成交, 而显然商品的价值是固定的, 所以价格并不能完全表现价值.

因此, 价格形式包含着一个质的矛盾: 货币虽然是商品的价值形式, 但价格可以完全不是价值的表现.

流通手段

商品的形态变化

在金与商品交换的时候, 是有商品的形态变化的.

首先金本身是商品, 所以本质是商品与商品交换.

在交换过程中一方商品作为使用价值, 一方商品作为交换价值. (也就是商品在交换的时候分化功能, 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金是通过其他商品的价格, 才表现出自己的货币形态.

商品形态变化与社会分工

在”为买而卖”(w - g - w)的商品流通中, 商品形态变化分为卖和买两步.

  • 第一形态变化, 卖(w - g): 商品持有者把商品从特殊价值形式转化为一般价值形式(货币).

  • 第二形态变化, 买(g - w): 货币持有者把没有臭味的货币去交换自己需要的商品.

社会分工是由商品流通而自然形成的生产有机体, 商品流通与商品交换有质的区别.

因为货币是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 商品交换只能在2个指定的特殊价值形式内部交换, 商品流通形成了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社会联系.

因为有了货币, 卖了不一定要买, 所以流通可以打破商品交换的时间, 空间, 个人的限制. 把换进商品和换出商品的统一性, 分裂成了买和卖之间的对立性.

在第一形态变化中, 商品持有者能否用自己的商品吸引出货币, 吸引多少货币, 取决于自己的商品对社会的使用价值的多少, 也就是证明了自己的劳动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 而不是无效劳动.

社会所需要的东西是会变化的, 所以当社会分工产生变化的时候, 也会通过”无法吸引货币”来提醒过时的商品持有者不继续做无效劳动了.

总的来说, 货币促成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提高了社会发展效率.

货币的流通

作为商品流通的中介, 货币就取得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我们来分析商品的生命周期: 被生产/作为交换价值 => 被卖 => 作为使用价值/进入消费领域.

而货币却不会进入消费领域, 于是: 商品流通直接赋予货币的运动形式, 就是货币不断地离开起点, 从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占有者手里, 这就是货币流通.

流通手段量

商品流通导致了货币流通, 那么就会有一定量货币被流通领域吸收.

世界上所有商品的价格总额是决定的(即使是波动的), 这个数量就是流通手段量.

商品的总额决定于3个因素, 价格的变动, 流通的商品量, 货币的流通速度.

商品的价格变高, 商品量变大, 商品总额变大. 这两个因素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流通速度, 需要仔细说明.

假设世界上有4件100元的商品, 那么就需要400元的流通手段量, 也就是400元把商品买完. (如果世上有500元, 那么剩下的100元将会买不到任何商品)

如果出现了一个情况: a用100元买了b的商品, b用100元买了c的商品, …

最后100元在各个商品占有者手上流通(就是货币流通形式), 剩下的300元没有动(这300也买不到任何商品了).

以上的例子就是: 货币流通速度变为了4倍, 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减少了4倍. 商品的流通次数增加, 流通的货币量就会减少.

这也推出一个结论, 每个货币都对另外一个货币承担责任, 一个货币加快流通速度, 另一个货币就会放慢流通速度, 甚至完全退出流通领域. (别人用钱还是不用钱, 影响到你口袋里钱还值不值钱)

如果货币的价值产生了变化, 这个变化不会一下子传播到所有的商品上, 而是根据流通慢慢传播, 当传播到所有商品上的时候, 表明这些价值变化后的货币已经流通到了所有商品领域.

以最近(2019/11)的猪肉涨价为例, 近期流行一个笑话: 油条涨价了, 问老板为什么涨价, 老板答我想吃猪肉啊.

看似是笑话, 其实揭示了这个原理, 货币价值变化总是从一个入口进入流通的, 通过商品流通扩散到所有商品.

关于流通手段量的直觉

基于刚才的结论: 买下世上所有商品需要的钱, 决定于: 商品的总价(单价*数量), 商品流通的速度. 我们来分析两个错误的直觉.

商品太贵是因为钱太少

这是一个普遍的直觉, 主要逻辑是:

iphone11好贵 => 我钱少, 如果我钱翻倍那么iphone11就不贵了 => 社会上的钱少, 钱多, 我分到得多, iphone11就不贵了.

看似很有道理, 错在用结果推原因了. 其实是: **手段量决定于商品总价与流通速度2个因素. 而问题基本出在流通速度. **比如:

  • 市场效率低(一个市场的人都希望卖, 而另一个市场的人都希望买)

  • 进出口停滞

  • 消费缩减(一部分人的贫困导致不能使基本的生活费用流通起来)

基于理论我也做个假设逻辑:

我忍一忍贵买下了iphone11 => 手机店老板钱多了, 觉得鸡腿不那么贵, 决定午饭加个鸡腿 => (假设我是饭店老板)客人平时只吃10块钱的饭, 现在再买个10块钱的鸡腿, 我收入翻倍了.

可以看出, 只要商品流通起来, 大家都会变得更有购买力. 即使我不是饭店老板, 这个购买力提升的循环也是会慢慢影响到我的.

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家现有多少钱

这个我一直认为是这样的, 我经常说”国家又发钱了, 所以东西又贵了”. 这是个非常肤浅的看法.

根据刚才的结论, 如果商品总价不变, 商品流通速度不变, 那么可以得出需要购买所有商品的钱是不变的. 如果价格变高, 代表的是钱本身不值钱了.

所以真正的情况我认为是:

  1. 钱变得不值钱了, 但东西一涨价, 生意会不好, 所以商家忍着不涨价, 导致商家收入降低.

  2. 商家收入降低, 愿意购买的东西变少, 然后恶性循环, 经济变冷.

  3. 国家发现问题, 发钱, 来弥补贬值了的钱. (保持钱的价值*钱的数量 = 商品总价 / 流通速度) 因为价值下降, 所以要提高数量. 不然发生了1, 2的恶性循环, 流通速度下降, 所需要的(等式左边的值)更大, 会造成更大的危机.

  4. 货币数量变多, 从一部分人手里进入流通, 购买意愿上升, 价格上涨到合适的位置, 进入新的平衡.

总结是: 国家发钱是在救市, 而不是导致钱贬值的原因. 至于钱贬值的原因, (我)目前的知识还不知道.

铸币, 价值符号

金银离开造币厂进入流通, 金银会慢慢磨损, 但进行流通的时候却没有被拒绝换取对应价值的商品.

这个情况已经慢慢显示出货币在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时候是纯粹的象征性质. 所以才有了纸币. 纸币成为了价值符号.

之前提到货币的价值尺度价格标准的职能, 因为金块在流通中执行的职能纯粹是流通手段, 所以纸币才能代替金块.

价值尺度价格标准的职能都体现在商品的价格上了, 这两个职能早在货币流通前就已执行了.

货币的其他职能

作为价值尺度并因而以自身或通过代表作为流通手段来执行职能的商品, 是货币.

这是货币的定义, 货币有以下特点:

  • 是商品.

  • 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 有价格标准的职能.

  • 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并在纯粹作为流通手段时, 可以被代表.

金是一种货币, 他作为货币执行职能, 有不同的场合:

  • 必须以金体出现, 作为货币商品, 他不像充当价值尺度的时候是观念的, 也不可以像作为流通手段时可以被纸代表.
  • 不一定以金体出现, 作为唯一的价值形态, 与其他一切仅仅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相对立.

在这些不同的场合, 金也衍生出了其他一些职能.

货币贮藏

因为货币是一般价值形式, 可以用来交换任何商品, 一切商品的差别在货币上消失了, 于是产生了求金欲, 并且求金欲是没有止境的. 这是货币贮藏产生的原因, 下面来分析一下货币贮藏的特点.

商品借助货币流通, 是”为买而卖”的, 货币只是一个中介.

当求金欲发展起来, 出售商品不是为了购买, 而是为了用货币形式代替商品形式. 货币本来是中介, 现在变成了目的.

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w - g - w)的, 商品在进行了第一形态变化(卖)以后, 第二形态变化(买)被打断了, 于是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都被打断了.

于是结果是: 货币硬化为贮藏货币, 商品出售者成为货币贮藏者.

贮藏货币在金属流通中执行着种种不同的职能. 其中一个职能就是: 因为商品的价格, 数量, 和流通速度是不断变化的, 也就是需要的流通手段量是不断变化的. 贮藏货币就提供了这个弹性, 来保持流通领域货币量的饱和程度. (我的简单理解就是商品少了钱可以藏着, 商品多了钱可以拿出来用, 所以必须有正被存着的钱.)

支付手段

这里”支付”的含义与”购买”相对, 是”还钱”的意思.

所谓支付手段, 就是在各种情况下, 产生了先获得商品, 然后约定指定的未来某个日期来还钱, 此时货币就充当支付手段, 因为把货币交给原商品占有者的行为是支付.

接下来分析一下支付手段的特点.

货币在支付手段中依然执行了价值尺度和购买手段的职能, 因为商品还是由货币估价的(价值尺度), 并且商品流转了(购买手段).

支付与购买的区别根本在于: 货币交给商品占有者的时间延后了.

于是自然想到一些与”购买”相比不同的点.

无法支付

货币的支付手段产生了信用货币, 支付手段直接引入了信用的问题, 先不深入展开.

但一般在到期后无法支付, 首先会强制拍卖购买者的财产, 或者导致一些关系的破裂, 或者沦为奴隶.

目的对比

商品流通的购买者: 为买而卖. 卖自己的商品是为了买东西.

货币贮藏者: 为了储存万能的商品(货币).

欠债者: 为了支付.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同时是这些角色:

我们卖了商品(工作是卖自己的服务), 获得了货币. 打算好这个月工资发了就买个什么东西, 那么就是”为买而工作”; 如果忍者不买东西或者没东西可买, 可以把钱存着以后买什么都可以, 就是货币储藏者; 或者是买了什么24期免息的东西, 则每个月的某一天要支付(还)一笔钱, 此时就是债务人的角色.

这里提一点, 其中最划算的是债务人, 24期免息其实是让商品更便宜了, 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

债务关系链与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

在商品第一形态变化(卖)之前, 先发生了第二形态变化(买),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我卖了一头羊, 拿到了钱, 是为了还我已经吃掉了的牛.(先获得商品, 再卖自己的商品).

于是很明显地, 支付手段会对货币流通量造成影响. 先抛开无法支付的情况, 支付手段使商品流通先于货币流通, 解决了流通量短时间不足的问题. 如果衣服厂家没钱买布, 那么就无法生产, 如果可以先获得布, 再生产, 卖了衣服后支付布的钱. 就不会出现因为流通量不足导致社会财富增长停滞的问题. (制造衣服是增加社会财富)

另外, 债务密集以后, 会产生债务链, 在经济发展好的地区, 支付手段会占主要, 金银交易只占小部分.

也举一个例子: a给b一头牛, 30天后收钱100元. b给a一头羊, 30天后收钱120元. (为了简化关系, 实际上是关系链) 那么, 在进行了债务转移以后, 30天后, 只要a给b20元就行了.

本来需要220元的流通手段量, 现在只需要20元的支付手段量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节约支付手段的杠杆.

世界货币

因为价格标准, 铸币, 辅币和价值符号都是地方形式, 超出了一定区域就无效了(在中国我们就不接受日元或美元买自己的东西吧). 所以在世界市场上, 作为货币的又回到了贵金属块上, 货币的职能和形式也回到了最初的样子.

所以每个国家都会有准备金, 一部分就是为了世界市场的流通. 货币贮藏的职能, 一部分来源于货币作为国内流通手段和国内支付手段的职能, 另一部分来自于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

总结

看完第三章, 对第一章到第三章做一个宏观高度总结:

  1. 财富是商品.

    而不是货币. 存钱并不是持有财富, 而只是为社会做贡献. (完成一部分货币贮藏的职能, 自己付出了通货膨胀的代价, 也承受着货币破碎的风险)

  2. 财富的生产途径是劳动.

    并且是唯一途径. 产生财富就能获得货币, 但获得多少与产生了多少财富并不匹配. (价格与商品价值的矛盾). 促进贸易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也能获得货币.

  3. 货币的作用是提高人类产生财富的效率.

    第一, 通过形成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只做一个类别的事, 可精通. 并且使每个人都做社会所需要的事, 可避免无效劳动.(无效劳动吸引不了货币)

    第二, 促进更深入的劳动. 因为酒足饭饱后人会不劳动而休息. 货币的出现给了人类劳动的理由.

  4. 货币只是一个想象的东西, 并且很多情况会导致想象破碎, 产生危机.

    货币只是一个工具,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危机, 使人不再信任他. (例如使用得少, 通货膨胀变快, 国家信用变化) 所以要使货币正常履行他的各个职能, 需要各种金融手段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