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了解了一些大脑的低级表现(也许是高级). 至少我们得去了解, 分析, 更深刻的认识一下自己.

这个post是打算总结一下看了<行为金融学>的前2章看到有意思的东西.

以及因为最近生活中一些细碎的痛苦后产生的一些感想.

所以由回忆这大半个月中生活中的痛苦开始本文.

谦虚使人进步

因为生病+春节+疫情, 所有人的生活模式都发生了一些改变, 所以平时能避免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对于我而言的话, 首先是与家人的矛盾, 其次是玩英雄联盟变多, 开始想赢游戏了, 于是也思考了如何能提高胜率.

  • 就人与人的矛盾来说, 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 几乎每个人都认为: “他如果xxx就好了, 他必须改正这个坏毛病.” 俺也一样. 我也认为”a的问题是这个, b的问题是那个, 我如何拯救你们”.

    很明显各方都一直是这个心态, 所以下次还会爆发同样的矛盾. a行为导致了b结果, 还是坚持a行为, 那么b结果也会如期而至的.

  • 就游戏来说, 突然发现一个规律, 就是很多游戏刚脱离新手的时候游戏玩得状态最好. 而后水平慢慢变差.

    原因也比较简单, 因为新手的时候有学习的心态, 思考害怕输更多, 而老手了思考怎么赢更多.

以前曾听过最底层人的状态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因为对自己的问题认识比较少, 所以进步的机会也就比较少, 自然就落到了底层.

于是想到了谦虚使人进步, 原来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能脱离底层的九阳神功秘籍却没有修炼. 下面我也想到了几个别的角度来思考这个观点.

做个向内的人

人的大脑有一个特点, 发生了事情一定要得到解释, 这就是所谓的归因.

而归因也有一个特点: 找到了一个原因后就停止.

举个例子就是生活中发生了纠葛, 每个人的大脑会去找原因, 当他发现对方身上的问题, 就把纠葛的原因归到对方. 这个就是归因到外部. 于是就不会归因到内部(自身问题).

很显然地, 我们都知道, 一个问题的发生只有单方有问题的可能性非常低, 几乎都是双方都有问题.

而一个人归因方式是有一个固定模式的, 如果一直是归因到外部的, 那么也就很难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了, 于是就成为了了”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层次.

同样的也能推到游戏, 玩游戏输了经常怪别人的人, 自己水平也就无法进步.

所以: **人进步的瓶颈是自己的骄傲, 而骄傲(自满)正是对自己上一阶段努力成果的肯定. ** 骄傲是需要的, 因为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获得成就感. 而如何面对自己阶段性的成就感, 也就决定了他以多快速度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进步, 也决定了他能走多远.

给自己一个提醒

虽说每个人有固定的归因模式, 但就算一个偏向傲慢的人(傲慢与谦虚是线性的, 而不是端点)也会有学习的机会. 比如: 声望很高的人的教学, 被现实打脸而很难再找借口了.

所以人生还是会在谦虚和膨胀的周期里进行的, 只不过每个人的周期和阶段持续时间不同.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大家是不自知自己骄傲了的.

借鉴”盗梦空间”, 我想了几个trigger, 可以把这些行为和傲慢联系在一起, 而即时提醒自己, 可以进行一些心态的调整了.

  • 认为别人xxx做比较好/教别人如何做比较好. 甚至因为别人”不要好”而生气.

    清醒点吧, 人性决定没有人会真心为别人好.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发现自己有此心态请回头是岸.

  • 说话声音响, 特别想表达.

  • 因为自己的”朋友”而骄傲, 并向别人表达.

  • 看不起, 歧视.

    地域歧视也好, 游戏歧视也好, 车子歧视也好, 行为歧视也好, ide歧视也好, 语言(各种意义上的)也好.

以人为镜

不得不提的是, 如果有了”xxx如果xxx做就好了”的感觉怎么办?

答案是: 不告诉他, 不建议他, 就算是很亲近的人(孩子).

原因有两个:

  • 给一个人提建议是非常难的, 提了可能造成纯不好的效果.
  • 人性是接近的. 其实平时生活很难有人给自己提建议的. 那么就把别人的错误看自己有没有. 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把”我是对你好”的心态, 改成”我要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问题”.

救世之前还是先救救自己吧, 大多数人都陷入在如此泥潭中不得脱身吧.

认知偏差

关于自大, 傲慢, 其中一个我们都会经历的情况就是: 高估自己. 也就是高估了自己的大脑.

比如打算做某些事情, 但最后没有做. 想好要对谁说什么话, 但是到时间就怂了.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是因为对世界没有正确的认识. 而高估自己的大脑, 是因为对自己的大脑没有足够的认识.

大脑非常高级与精密, 但有时候也会犯错, 比如:

  • 大脑认为下顿饭不一定有得吃, 所以这顿饭要多吃点, 于是肥胖成了很普遍的现象.
  • 在要求估计工时的时候, 大脑评估了一下任务和自己对技能掌握程度估了个时间. 结果为了自己的承诺天天加班到深夜.

这里就来讨论一下认知偏差.

什么是认知

认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 知觉, 表象, 想象, 记忆, 思维等形式, 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我的理解, 认知就是通过各种感官来获取信息, 并理解信息, 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那每个人认知与世界观的不同是由什么造成的呢?

  • 认知风格. 是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 比如归因有外部和内部, 认识事物有从整体或细节, 有人善于倾听有人拒绝新信息.
  • 认知策略. 因为信息数量远大于我们大脑可以处理的能力, 所以如何进行认知活动, 每个人也是不同的. “如何解决问题”, “如何保持注意力”, “如何记忆”都是认知策略.

认知过程的不完美之处

因为信息的数量远大于我们大脑可以处理的能力, 并且信息有对有错, 有重要有不重要. 所以我们稀缺的是注意力, 并且选择吸收什么信息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认知偏差就是注意力有限造成的.

大脑会视图把复杂的问题简化, 通常会用一下一些方式:

  • 通过忽略一部分信息以减少认知负担.
  • 过度使用某些信息以避免寻找更多的信息.
  • 接受一个不尽完美的选择, 并认为这已经足够好了.

这些方式本意是帮大脑减负, 当然在大多情况下是利大于弊的, 当然一个东西的好坏是对立的, 有时候会导致个体认识世界有偏差.

所以认知偏差是大脑处理信息的捷径的副作用. 这种大脑处理信息的快捷方式是牺牲了信息的深度而追求信息的广度.

本身这种策略一定是利大于弊的, 但这种认知偏差被商业的人研究并尝试利用的时候, 防备心差的人或许就会有些吃亏了.

后面的部分会先说一下认知偏差的类型, 再说一些认知偏差导致的普遍的投资者心理和实际场景.

启发式思维

人做决定的思考过程分为2种: 计算与凭感觉.

计算是指把各个情况出现的概率和获利或损失的情况进行加权作出决定.

凭感觉就是我感觉这事划算就去做, 不划算就不做. 凭感觉就是启发式思维.

启发式思维的一些特点被商家利用得淋漓尽致, 很简单的表现就是: 我感觉我赚了, 冷静以后发现我亏了. 这就因为商家利用你启发式思维的特点, 营造了一些场景让你”凭感觉”踩坑.

启发性思维大致分2大类, 下面分别解释并分析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认知偏差.

代表性启发

先看下面的题目:

盒子里有70个白球, 30个红球. 随机取10个球.

取到7个白球, 3个红球的概率. 与取到3个白球, 7个红球的概率. 那个高?

盒子里大部分是白球, 所以经过分析, 取到7个白球, 3个红球的概率比较高.

这个就是”代表性启发”的思维了. 代表性启发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 即代表性越高, 人们判断其出现概率也越高.

很明显地, “取到7个白球, 3个红球概率更高”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而如果通过”计算”的思维方式来替代”启发式”, 就要用到一些高中数学知识了, 排列组合算出每个情况出现的次数, 再用贝叶斯公司计算各自概率. 可能得花个15分钟来解决这道题目. 可见启发式思维是一种思维的捷径, 并且大多数情况是正确的.

那么下面来看看, 在什么情况下启发式思维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忽视结果的先验概率

先看一个实验

约翰, 男, 45岁, 平时开着汽车上下班. 被试分为两组.

第一组被告知, 约翰来自于一个30%月薪1万以下, 70%月薪1万以上的公司.

第二组被告知, 约翰来自于一个70%月薪1万以下, 30%月薪1万以上的公司.

问被试约翰属于哪个收入范围的. 大多数被试都忽视了被告知的条件, 认为约翰是收入1万以上的范围.

开汽车上班有一种代表性, 因为拥有汽车是富有的代表.

但实际上拥有汽车并不是收入的证明和根据. 而大多数被试根据代表性启发, 来判断了约翰属于高收入范围.

对样本规模不敏感与对偶然性的误解

这是代表性会导致的另一个偏差, 即忽略样本大小.

例如认为”扔10次硬币出现5次头像”与”扔1000次硬币出现500次头像”一样具有代表性.

如果扔10次硬币出现了1次头像, 那么就推断扔1000次硬币会出现100次头像.

对均值回归的误解

代表性启发式对事情的判断会是线性的. 比如股票短期上涨了, 代表性启发就会推断股票长期也是上涨的.

这样就忽略了均值回归的现象. 短期上涨可能使股价偏离实际值, 所以长期来看会因为均值回归而下跌到实际股价.

有效性幻觉与关联效应

人们会在多个输入信息有良好吻合的基础上产生毫无根据的自信, 被称为有效性幻觉.

举个书中在先验概率中的例子:

琳达, 女, 31岁, 在学校期间关心歧视和社会公正问题, 参加过反核武器抗议示威活动.

试问下面描述哪个正确性更高?

  1. 琳达是银行出纳员.
  2. 琳达是银行出纳员并热衷于女权运动.

实验中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认为描述2的可能性高于描述1.

就是因为: 有关联的, 良好吻合的输入信息, 使描述更具有代表性. 而使人产生代表性更强的启发思维, 从而更确信描述2是真实的可能性高.

但仔细思考就能知道. 描述2的概率是低于描述1的. 因为P(AB) <= P(A), P(AB) <= P(B).

可得性启发

可得性启发是指人倾向于根据课题或时间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相对概率, 容易被察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课题或事件被判定为更常出现. 简单地说就是人会高估容易想到的事情的概率, 而低估不容易想到的事情的概率, 所以思想就与真相产生了偏差.

并且有几个类型的事情的”可得性”比较高: 时间的近, 时间的新异性, 表现的生动性, 情绪的一致性. 这些事情更容易进入我们的思维, 更容易在思考是获得更大的出现概率.

可得性启发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种:

  • 事件的可获取性.

    最经典的就是飞机比火车危险. 因为火车事故更常见, 常见的事情不容易被报道. 而我们获取飞机与火车的信息比较多的是通过报道, 所以会觉得飞机更危险.

  • 搜索方式的有效性.

    书里的例子是: 以r开头的单词与第三个字母是r的单词哪个多? 大多人会判断以r开头的多. 因为在脑子里好搜索, 而事实是与这个判断相反的.

  • 思考的难易程度.

    题目是: 从81人中选出2人, 和从81人中选出79人的方式各有几种? 大部分人估算选出2人的方式比选出79人的多很多.

    因为选2人比较容易想象, 而选79人不那么容易想象. 其实这2个情况方式数量是一样的.

  • 虚幻的相互作用.

    人在日常判断中, 总是会运用于实践有联系的虚幻现象来对事件进行判断, 从而可能产生偏差.

    有一个实验是一个人的照片给2组人看, 特征是”眼睛深凹, 下巴外翘”. 然后分别向2组人介绍, “此人是个罪犯”与”此人是位著名学者”, 然后两组人对照片的评价是: “眼睛深凹说明他凶狠狡猾, 下巴外翘反应顽固不化”, 另外一组是”眼睛深凹说明思想深邃, 下巴外翘反应他具有探索真理的精神”.

锚定效应与调整式启发

锚定效应的原理比较简单, 但是理解比较难. 原理就是思维如果被接受了一个锚定的起始点, 那么这个起始点的值会对之后的思维产生更强的影响.

说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餐厅菜单的最贵的菜和星巴克20块的依云水. 是用来提高对餐厅价格的定价起始点, 然后就会认为”其他菜这么便宜”.

锚定效应引起的偏差都是因为调整不足引起的. 因为起始点的权重在思维中占了过大的比例, 所以调整到接近真实的数据就会引起偏差. 关于价格的锚定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 下面说两个需要仔细理解的锚定效应.

  • 货币幻觉.

    货币幻觉指: 人对货币的数量在意程度超过了其真实购买力. 给你2个选择: 所有物品半价, 你的工资翻倍. 大多数人会选择: 工资翻倍.

    或者有另外2个情况: 物价减半&工资减半. 或者物价翻倍&工资翻倍. 在大家都减半的情况下, 人会偏向于难过, 而都翻倍的情况下, 人会偏向于开心.

    其原理就是: 初始的工资数量是一个锚定初始点, 真正的购买力的变化在人的感觉上会调整不足, 也就是会有错误的对价格判断.

  • 对联合事件和分离事件的认知偏差.

    说3个事件:

    简单事件p1: 从一个装有50%红球和50%白球的箱抽到一个红球.

    联合事件p2: 从一个装有90%红球和10%白球的箱中连续7次抽到红球.

    分离事件p3: 从一个由10%红球和90%白球的箱中连续7次抽球且至少有一次抽到红球.

    判断这3个事件的概率高低, 尽量认真思考&不让自己受标题影响.

    大多人判断是: p2>p1>p3. 实际是: p3>p1>p2.

    总结是: 人们会高估联合事件, 并且低估分离事件. 例子举2个: 工作中即使每个单独事件的成功概率都很高, 但是事情多了以后我们会高估总体成功概率. 上海汽车牌照中标率7.5%左右, 但连续拍一年失败概率只有30%不到. 人的感觉上低估了总体成功率, 所以产生了汽车代拍牌照的业务.

    分析下原因: 锚定初始值为90%. 而我们对”分离”和”联合”事件的感觉不同, 导致不同的调整不足(和调整过剩).

情感式启发

情感是最容易理解的, 就是: “我希望事情是如何进行的, 我就判断这个可能性比较大.”的自我安慰型的启发式思维.

框定依赖偏差

框定依赖是人们解释外在客观世界的心理模式. 具体就是: 人认识一件事情的第一步, 是先把时间放进一个框架内, 再进行思考. 我举一个书里的例子一个自己想的例子.

假设有一种流行疾病侵袭, 将有600人死亡, 试在一下两种方案中作出选择:

1
2
A: 将有200人获救.
B: 600人全部获救的可能性为1/3, 而全部死亡的可能为2/3.

在这个情况下, 72%的人选择了A.

而再给出两个方案, 试作出选择:

1
2
C: 将会有400人死亡.
D: 无人死亡的概率为1/3, 全部死亡的概率为2/3.

这个方案, 78%的人选择了D.

其实是一样的选项, 而测试者用语言给了被试”生存框架”与”死亡框架”. 因为人对生存和死亡存有的不同态度, 而选择有了很大的变化.

另外一个例子:

买2斤青菜, 情况1: 称了2斤不到一点, 取下称加一点菜. 情况2: 称了2斤多一点, 取下称拿走一颗菜.

这样让买菜者进入了不同的框架, 一个是”赚这点能不能接受” 另一个是”亏这点能不能接受”.

面馆把”面很多, 客人都吃不掉”, 改革为: “面少, 但是可以免费续面”, 也是利用了这个技巧.

所以框定依赖偏差的特点是: 人会根据描述不同, 而进入不同的框架, 并作出不一样的行为. 那一样的情况, 不同的行为, 假设有一个正确的决定, 那就一定有一方或双方都存在偏差了. 所以框定依赖会产生认知偏差.

下面说一下框定依赖会产生的主要偏差类型:

对比效应

两个碗, 一个热水一个冰水, 分别把手放入.

再拿出, 一起放到温水中.

于是一个手感受这盆温水是热水, 而另一个手感受是冷水.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和近因分别是指, 第一次听到的消息, 或者有时候是更近听到的消息, 会在思考中有更重的权.

那么问题是什么情况会触发第一印象重要, 什么情况会触发最近听到消息重要呢.

总结来说:

若信息是连续呈现出来的, 但判断是在一段时间后作出, 首因效应是主要的. 也就是第一印象对长期来说是重要的.

若信息的呈现之间有时间间隔, 但判断是紧接着作出的, 近因效应是主要的. 如果要紧急的作出判断, 那么人更容易想起靠近的信息, 这个原理可能是”可得性启发式”.

晕轮效应

也叫做光环效应. 即: 一个人某方面是优秀的, 就容易认为他其他方面的对或错都是他优秀的表现.

稀释效应

有两个描述:

A: 提姆平均每个星期要花31小时的课外时间学习.

B: 汤姆有个调皮可爱的弟弟和两个妹妹, 他们相处融洽, 他每隔一周去看望一次爷爷奶奶, 每隔两个月打一次台球, 他花在课外学习的时间是31小时.

看了描述, 大多人会认为: A中的提姆学习更认真.

但其实A和B的时间都是31小时, 因为额外的信息, 稀释了重要信息的判断有效性.

这里有个延伸的技巧, 关于”如何公布好消息和坏消息”的结论, 是我们可以学习的:

  1. 如果有几个好消息, 要分开发布. (增加快乐次数)
  2. 如果有几个坏消息, 要一起发布. (减少难过次数)
  3. 如果有大好消息和小坏消息, 要一起发布. (稀释坏消息)
  4. 如果有大坏消息和小好消息, 要分开发布. (不让坏消息稀释好消息)

这几个技巧是让受众对消息更满意的技巧.

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偏差

这个章节介绍几个行为偏差的形式, 以在自己发现自己产生了某种偏差的时候, 警示自己, 并提醒自己最好使用一下”计算”的方式来进行思考判断.

心理账户

有两个例子:

打算去剧院去看演出, 票价是10美元.

第一种情况: 你没买票, 到剧院门口发现丢了10美元. 你还会买票看演出吗? (88%的人选择了会)

第二种情况: 买好票了, 到剧院门口发现票子丢了, 你还会买票看演出吗? (46%的人选择了会)

其实是一样的情况, 为什么选择相差了百分之40.

第二个例子:

第一种情况: 商场里夹克15美元, 在2公里外的另一个商场10美元. 68%的人选择了买便宜的.

第二种情况: 商场里计算机是125美元, 在2公里外的另一个商场这个计算机120美元, 29%的人选择了买便宜的.

一样是2公里, 一样是5美元差价. 为什么选择情况相差了百分之40.

心理账户是某些决策偏差的汇总, 而并不是出于同一个心理因素. 总结来说, 人们会把”不同来源” 或者”不同使用目的” 或者 “参与不同的比较”的钱, 放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比如辛苦工作的钱不太愿意用, 而向别人伸手讨来的钱就会乱用.

在关于价格还有一个总结是: 对于低价物品, 百分比打折更吸引人. 对于高价物品, 数值打折更吸引人. 例子自己去想, 很容易体会.

另外, 有一个应用支付分离. 即电话费的包月, 健身房的包月, 美容美发店的充卡, 饭店的充卡. 把每次打电话的开销, 每次健身的消费等带来的痛苦, 和消费本身分开. 把痛苦一次性付清. 这已经是一个普遍使用的商业技巧了. 扪心问问自己, 是不是充在卡里的钱特别容易用掉. 因为不心疼了, 他已经被划到另一个心理账户去了.

损失厌恶

也说说2个例子, 第一个经典的:

问题1: 从两个情况作出选择

A: 100%获得100美元. B: 50%获得200美元, 50%获得0.

问题2: 从两个情况作出选择

A: 100%损失100美元. B: 50%损失200美元, 50%损失0.

在问题1的盈利情况下, 人们会风险厌恶.

在问题2的损失情况下, 人们会风险偏好, 因为人是损失厌恶的.

实验发现, 损失给人带来的负效用是同量正效用的2.5倍. 也就是: 你掉了100块钱, 要捡到250块钱才能平复心情. 掉了100块, 捡到200块, 心里都是难过的.

第二个例子:

出租车司机需要交一个固定的费用才能获得12小时营运权. 所以司机会设定一个预期值来作为当天收入目标.

而不同的天气, 每小时的收入是有波动的.

在生意差的情况下, 司机为达到预期, 避免损失, 就会工作更长的时间, 而在生意比较好的情况下早点下班.

这个行为与理性策略恰恰是相反的. 在生意好的情况下多工作, 生意不好早点休息, 才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

从损失厌恶效应看, 我们明白了必须学会克服损失厌恶, 不是花更多精力去避免损失, 而是花更多精力去追求利润. 方法是: 停下来仔细分析一下, 思考一下, 不要光凭感觉做事, 就行了.

(当然在公司管理中, 负向激励来让员工避免损失而更努力工作或者不迟到, 但好坏还需多仔细思考)

禀赋效应

愿意接受的价格(willingness to accept, WTA), 与愿意支付的价格(willingness to pay, WTP)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简单的说就是个体得到某物愿意支付的金额相比, 个体出让该物品所要求的得到的金额通常更高. 研究者做了实验, 得到的平均值是247美元和1044美元.

源头在于, 人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会比较高的估计价值.

这个本性导致了市场效率降低, 出现交易惰性(不愿交换, 不愿改变生活环境, 不愿跳槽).

而对于禀赋效应这个让商家销货难度提高的问题, 商业当然也有了解决方案:

  1. 免费试用, 已经在用的产品就会觉得是自己的, 会提高对商品的估价.
  2. 设置”购物车”, 让消费者产生已经”拥有”商品的感觉.
  3. 打折的商品退货率低, 因为退了感觉亏了.

短视损失厌恶

一个明知是好的股票, 有人会因为短期的下跌而抛出. 其源头还是因为人的损失厌恶.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后悔是一种消极情绪, 并且: 后悔比损失更让人痛苦, 因此人们会激励避免出现后悔的感觉, 甚至以损失为代价. 那在什么情况下, 人会用损失来弥补后悔呢.

以下是三个后悔厌恶的核心定理:

  1. 胁迫情况下采取行动引起的后悔比非胁迫情况下引起的后悔要轻微.
  2. 没有做错的行为引起的后悔比做了错误的行为引起的后悔要轻微.
  3. 个体需要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引起的后悔比无须承担责任情形下的后悔要强烈. 有利的结果会使责任者感到自豪, 不利的结果会使责任者感到后悔.

因为后悔厌恶, 而以损失为代价的行为, 就是处置效应. 最最常见的就是”出赢保亏”. 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 倾向于卖出赚钱的股票, 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 就因为害怕赢的股票跌了后悔. 以及亏的股票立即抛出获得的立即后悔的感觉.

模糊厌恶与本土偏差

模糊厌恶有个经典实验:

2个瓶子. 第一个瓶子红球蓝球各50个. 第二个瓶子不知道.

抽到红球得100美元, 蓝球不得.

于是人们普遍比较偏爱第一个瓶子, 而对不知道概率的瓶子兴趣较低.

模糊厌恶会导致人们比较喜欢投资认识多的东西, 于是偏向于投资本土企业, 国产企业, 这就是本土偏差.

记得之前也听过一位老板分析经验, 说要抛去故乡心态, 什么事情投资/买房先往老家看. 然后会产生正反馈, 视野无法变大.

跨期选择与实践折扣

这个效应在前阵刚看的意志力里称作双曲贴现. 指在跨期选择领域中, 与当前的奖赏或损失相比, 人们常常低估未来奖赏或损失. 并且研究者测量了一个人们意愿的贴现率, 是个类似双曲线.

简单来说, 就是人是短视的, 越近越短. 而每个人的”贴现率”是不同的, 越短视的人一般精神疾病越严重.

最后有个小故事:

美国政府给退伍军队补偿, 给军人选择: 立即得到2万美元, 或者在今后每年获得一定的补偿金(这些补偿金的贴现值大约是4万美元). 超过90%的士兵选择了一次性2万美元. 为美国政府节约了17亿美元.

事实上, 如果士兵的确现在就需要钱, 可以向银行贷款2.5万美元, 而且可以用每年获得的补偿金来偿还债务.(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