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报告”诊断”栏是给患者看的, 但一般都不会说确诊了什么病. 扫描结果描述里有一些术语.

然后内科医生竟然也看不懂片, 外科号比较少, 等待的一周里自己了解下一些概念.

ct

ct用的是x光.

不同于x光片, x光片就射一次x光, 投影到片子上.

ct每隔5mm进行断层扫描, 所以可以看到目标内部情况.

每次x光射向目标组织, 不同的物质吸收x光的能力不同, 最后成像的x光密度也就不同.

所以ct里只有一个概念”密度”. 在片子上看到的效果也就是颜色(黑白)深浅.

由白到黑分别是: 高密度 => 等密度(正常) => 稍低密度 => 低密度.

对应的物质是由硬到软, 可能是: 钙化 => 血 => 普通组织 => 水 => 空气.

mri

mri的成像原理比较复杂, 涉及到量子力学和数学, 我肯定是搞不懂. 大概流程是:

先用很大的磁场把人磁化. (磁化原理是人身体里有水, 水里有h, h有电磁. 所谓核磁指的就是h的电磁.)

磁化以后用(不同角度/频率/波长的)射频来让核磁发生能级跃迁, 从而产生磁场变化.

这些磁场变化会被接受线圈所记录.

不同组织因为水含量不同导致衰变速度不同, 于是通过复杂的数学结合一些策略就可以画出一系列点阵图了.

我在看的mri报告有几个概念: t1, t2, t1wi, t2wi, dwi, flair.

这几个序列看起来是平级的, 但一些序列是有先后关系的, 这个我们暂时不管, 只需要认为不同序列是用不同角度来看目标就可以了.

不同的序列可以看到的目标物质不同.

然后经过排列组合, 就能判断每个地方是什么物质了.

又然后通过不同层次, 角度, 可以在有经验的医生脑中形成三维的影像了. (不知道以后能不能通过技术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