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买东西的时候不是理性人, 行为金融学探索了好多规律, 并已经被完美地应用到了吸引我们用钱的方法上.

你可以说”我愿意用这钱”, 但你应该不愿意知道赚了你钱的人在背后说你是个傻逼.

我做了个尝试来让自己做决定更理性.

锚点, 心理账户, 禀赋效应, 损失厌恶, 双曲贴现等一系列人脑思维模式导致的错误思考方式, 都让人容易做让自己后悔的买卖决定.

让每一份东西的价格能归一化

归一这个词我是从knn算法获得的, 我们可以尝试把各个东西的价格映射到一个自己的标准上进行比较.

我把这个标准指定为在物品价值被消耗完前每一次使用的价格.

简单的公式就是:

( 买入价格 - 残值 ) / 使用次数.

  • 在大多数场景下, 残值是0. 因为很多东西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扔, 处理他的成本会超过他的残值.
  • 一些东西的使用次数是1(比如吃的), 一些日常使用东西的使用次数可以简化为每天.

简单说说这么做在什么角度可以帮助我们做决策:

  • 平时我们是被锚点, 有了一些归一的价格, 锚点就是自己给的, 东西的价格贵不贵自然就清晰了.

  • 被归一化的价格可以与目标价格比较, 从而打破心里账户的皮.

    举例: 妈妈给我10万, 我用他买车不心疼. 在归一后发现也可以用妈妈给的10万在未来13年每天吃4块吮指原味鸡.

  • 在算清楚未来的得失后, 厌恶损失可以被理性解决.

  • 双曲贴现本身就是情绪的行为, 在算清具体利益后, 自然会选择利益比较高的方案.

一些东西的价格计算

算一些必需品, 是按照自己使用的东西, 或者是思考过价格想买的东西.

物品 日价格 月价格 年价格 总价 使用年限/次数
吃饭 66 1980 24090 早中晚6+30+30 一次
住房-全家-租 166 5000 60000 按5000一个月 -
住房-拥有 1660 15000 180000 450万按4%年化 -
手机-差 2.8 83 1000 3000 3年
手机-好 12 361 4333 13k 3年
手机-每年最新 22.5 675 8100 600(appcare)+13k/2(折价) 1年
电脑-好 5.6 166 2000 12000 (14寸16+512m1pro) 6年
电脑-普通 3.4 101 1216 7300(8+256m1) 6年
鞋子 0.14 4.2 50 100 2年
头盔 0.3 8.3 100 300 3年
通货膨胀(每100万) 137 4167 50000 100万按5% 每年

如何比较决策与总结

一直没有买的汽车

我们先来算一下平时的路费, 地铁10 * 22 * 12 = 2640每年. 应该还有每个月多少消费后的打折我算不来.

摩托车油耗价格是地铁的一半, 即1320每年. (如果换以前的车油耗再减半, 700每年)

摩托车额外的费用是每年2次换机油150 * 2, 交强险 120, 黄牛买再加100, 车老了验车再加120.也就是420~640之间. 维修费用现在看来几乎是没. 所以比地铁便宜800一年左右.

车子买入价格是20000, 假设残值5000, 除以13年报废, 每年折旧1153, 大于800. 所以还是比公交贵, 但如果加上节假日的交通, 应该是便宜的.

而买汽车的话, 每年保险6000, 小区停车3000, 公司停车4200, 再加保养维修(具体不知道), 油耗也是摩托2倍以上, 保守估计每年多花15000, 每天就多花40块钱, 商场吃饭停车也比较贵.

这每天多的40, 加上地铁的10块钱, 单程打车25以内的上下班基本不用考虑汽车了.

这是没有算堵车和车折旧与维修的情况.

优先买质量好的, 其次才是价格

刚毕业收入比较低的时候, 一个ipad1600, 安卓平板1000块.

那个安卓平板大概用了一个月, 坏了以后买了ipad, 竟然用到现在, 电池也没换过. 8年了, 如果归一到每天的价格, 质量好的东西比”所谓便宜”的东西便宜太多了.

所以买东西一定是质量优先.

比较少用的东西

比如大冬天的衣服, 一次性的玩具(我买过一个牛反望远镜), 这些东西买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思考.

一件大冬天的衣服可能一年就穿15天. 而价格一般四位数左右. 钱花完基本是没见他几眼就等着被丢了.

类似的”很少次数使用”的东西还是需要谨慎.

租还是买了再买

像用得比较少的, 一些东西就可以靠租, 或者买了再买. 这就必须对物品的价值曲线比较了解了, 可以比较后再决定.

游戏折现

游戏运营也是文章开头所说的”把行为金融学完美应用在运营上”的例子之一, 因为赚钱.

而尝试去把游戏价值归一的话, 就可以逃出运营了.

比如: 首胜给30蓝色精粹, 200天可以买个英雄, 价值45. 你每天的首胜只值0.225, 而要花费至少15分钟, 有时候会是很多精力和时间.

比如: 30买的月卡, 用了沉没成本, 让你60天天天来一把, 奖励是2个皮肤, 可能价值150吧.

比如: 说是免费的事情, 其实是买了我们的时间. 用我们大量的时间换了5块钱.

开着电瓶车去地铁站拉一个客只需要半小时(包含等待). 就可以赚15块钱了.

我们要清楚的知道, 价格的本质是人的劳动时间. 你的时间本可以产生更多钱.

人的时间和效用

我们归一的单位可能是每天使用多少钱, 或者每次.

我们深入这个角度, 还会发现一个问题: 人每天只有24小时, 并且人一生的小时数也是有限的.

所以每一份钱, 花到人身上如果平摊到小时. 可能数字又是不同的.

比如电脑和手机是我使用时间最长的, 也许可以在他们身上多用点钱.

而被咒术回战封印五条悟的脑内时间启发, 我们还忘记了信息密度和效用的问题.

比如衣服, 每买一件衣服, 就会提升其他衣服的单位时间费用.

而如果我只穿一件衣服, 虽然单位时间成本很低, 但他的效用降低了, 可能对我来说失去了衣服的漂亮的作用, 而人只有24小时, 钱可能是用不完的.

所以我们去计算归一价格的目的, 并不是为了购买最便宜的东西, 而是权衡价格和效用, 把钱花得最合理, 最舒服, 最让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