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之前对”解释脑”的思考, 现在想思考哪些行为是真正由控制意识的脑区发出的.

“我”到底能管理多少身体

之前聊过了我们的意识产生于额叶, 而且应该是额叶的一小部分, 这部分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全部来源.

简单地说, 我们以为的自己, 只是拳头大小的一块脑区, 他只能在部分时间控制身体, 并在不能控制的时候解释自己能控制.

大多数解释都能”骗过自己”, 但有一些就经不起推敲了:

  • 学习, 减肥. 大家都知道要做, 但身体就不做.

    聊”自控力”的前提就是”自己不能完全控制身体”这个事实.

  • 心跳, 呼吸.

    大家都知道是植物神经控制身体, 但细想了会体会: 植物神经不受”自己(意识)”控制.

    现在你可以憋气5秒, 发现意识也是可以控制身体的, 但只是很短的时间.

    大多数时间身体都是由别的脑区控制的, 并且我们的意识不能直接控制这些脑区.

    其实走路, 跑步, 认路, 表情, 小动作, 表情等都不是意识控制的, 但会被解释, 让我们以为是自己控制的.

  • 在一些危险情况下, 意识还没反应, 身体早已做出避险动作.

了解自己身体也就了解别人身体

意识脑区控制身体的时间是少部分.

身体在被其他脑区控制的时候就像是自动挡, 并且许多行为意识脑区无法直接控制, 比如心跳, 学习, 减肥.

但意识脑区通过手段, 是可以间接控制身体的, 具体就是控制意识外的其他大脑系统, 让这些系统控制身体.

掌握了一些手段, 也同样可以控制别人的身体.

没错, 我们的身体也正被别人用手段控制着. 毕竟大家都知道吃糖盐油和刷手机对自己是弊大于利的.

所以行为读心术, 和谈判行为暗示, 都是真的, 科学的.

意识到问题就在解决问题

这篇 post 我想尽量区分哪些行为/想法其实不是自己真正的想法.

因为意识到问题, 就是改善问题的方法.

“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了”的思考, 是真正的意识发出的.

另外, 在一些情况下, 额叶的”解释”成功的骗过了自己, 错误的归因让自己在错误上越走越远.

所以下个章节我们开始讨论哪些因果其实是”解释”而不是”分析”.

ai时代怎么分配加点

另外一个要加强意识脑区能力的原因是, 现在 ai 时代, 部分”练十年功”就可以吃老本的事情有变化了.

甚至学习可能也有变化了.

而意识脑区是 ai 暂时到不了的区域. 这个相关内容打算之后再展开讨论.

哪些想法其实不是你的

现在正式开始讨论下, 哪些想法是自己的, 而哪些行为是你身体的, 但被你解释为是你的. (但你对自己”解释”的感受是”我真是这么认为的”)

我想先从”没有意识”的额叶切除者与 ai 聊起, 以排除什么东西不是由意识产生的.

没有额叶的人

历史上有过额叶切除的手术方案, 是针对顽固的精神病人的.

切完以后人能正常生活, 但没有了”灵魂”, 像行尸走肉.

通过资料可以看到切除额叶的人有这些特点:

  • 感情淡漠, 缺乏共情.
  • 抑郁或躁动, 攻击性.
  • 逻辑能力下降, 无法进行复杂思考, 决策时依赖本能.

从这里可以先看到他们失去的功能, 是有自我意识的人独有的:

  • 共情能力. 恻隐之心. 题外话, 可以看到共情能力不是人独有的, 所以万物有灵, 不止人类有自我意识.
  • 逻辑能力, 思考能力.

而我们也发现, (可能)失去自我意识的人还保有的能力:

  • 情绪能力与攻击性. 之后再展开分析.

  • 部分生活能力与决策能力.

    也就说明如果不思考, 我们也能生活和做决定.

    比如买东西这种决策, 因为关系别人的利益, 所以很有可能是被别人控制了身体, 而自己解释为”我想要”.

ai 会做的东西

虽然关于 ai 的思考打算以后展开, 还是得简单说下为什么觉得 ai 是没自我意识的.

ai 在被刻意调戏的时候是会出bug的, 比如把小学应用题的小明改成小美, 得出了不同答案.

而再笨的人身上是绝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因为ai只是会组合搜索结果的算法.

我们来看看 ai 能做什么:

  • 技术熟练工.

    需要花很多年学会的技能, ai 都能做.

    但 ai 不能开拓上限. 以及开创新学科.

  • 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模拟人说话, 甚至有”高情商”.

    所以所谓”高情商”也是可以套路的, 但可能人通过机械学习是否能获得完全不知道.

情绪与攻击性

刚才提到了情绪与攻击性是没有额叶的人也拥有的功能.

而”控制情绪”的能力, 倒是额叶的. (愤怒与恐惧都是海马回和他边缘放电造成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尿尿.

所以小孩子额叶还没发育好的时候, 晚上会尿床, 也比大人更容易愤怒和哭.

(但孩子不容易记仇. 因为额叶是”解释脑”, 生气的时候解释了对方的恶意并记忆, 是额叶的功能.

大家常说小孩好, 不记仇. 其实不然, 如果确是坏人呢, 额叶功能完整的下次就会避开坏人了.)

另外一个证据是, 天热的时候和事情多的时候, 情绪容易失控, 也是因为额叶的兴奋被控制或用在别处了.

如果情绪与攻击性不是被额叶抑制, 而是被外部力量压制, 那么攻击性向内就形成了抑郁.

所以抑郁与攻击性是同源的.

真正的自己想的是要什么

上面提到情绪不是自我意识. 但情绪也是 ai 所没有的.

因为情绪产生的原因是目的, 而这个目的是自我意识才有的.

自我意识的目的

目的有2个, 生存与存在感. 这也对应着罗素说的世上存在的2种爱.

首先是生存. 怕吃不到饭, 怕明天吃不到饭, 怕被他人遗弃(人是群居动物), 怕社会地位低.

由此产生的生存焦虑, 转化到多样的情绪上.

转化为什么情绪要看个人精力, 但情绪的直接目的都是”控制他人”.

第二个目的是存在感. 证明自己是存在的.

于是产生了最基本的同感. 即以自己的感受猜测别人的感受, 并希望从一些线索中感受到别人也有自己的感受.

与人聊天永远不会出bug. 自己的想法能被别人理解, 得到”不理解是不能有如此反馈”的感觉会得到巨大的快感.

由目的产生情绪, 而产生情绪的地方不是额叶, 是颞叶.

因为情绪需要”自动”和”快速响应”, 所以让情绪”不经过思考”就能调用.

这其实也是”意识控制潜意识”的例子.

而意识控制潜意识的过程是蛮长的, 所以说是”间接”控制, 通过思考和练习改变潜意识.

也就是弱者道之用.

元认知与慢思考

上一篇聊过, 让自我意识脑区变强, 从而获取更多身体控制权的办法有2个方向.

第一是削弱其他系统.

虽然额叶区的高级能力很厉害, 但他操控身体的优先级是很低的.

身体被“自动挡”控制的时候, 他不会工作.

情绪, 刷视频, 等等, 都是让自己沦为机器.

如果一直让自性沉睡, 就是活死人, 大多数人也确实是这样的.

停止刷视频, 和吵架时让自己冷静是一样性质的.

在情绪中我认为有个东西很难客服, 就是恐惧.

比如让我控制自己身体一顿饭不吃, 还是勉强可以的.

但让我克服恐惧去做胃镜, 是难如登天的. (这个只有当事人能体会.)

所以我尽可能避免给小孩压力和制造恐惧, 大人给小孩制造恐惧是非常容易的, 但这会给小孩终生影响.

比如小孩额叶没长好情绪控制不好, 这个问题长大自然就好了.

凶小孩使不得, 我见过太多小孩被压得难以解脱.

如何解脱不知道, 也许“认识他”是解决的第一步.

第二是锻炼额叶脑区.

如何锻炼呢, 思考.

但有一个问题, 额叶脑区是个”解释脑”, 会尝试骗自己.

如何辨别”假思考”呢?

我的答案是慢思考元认知.

如何区分思考快与慢? ai 式”搜索答案”就是快思考, 比如 9 乘以 9 是多少.

慢思考就是数 9 次 9.

有意思的是, “快思考” 就和 ai 一样, 能被调戏出”bug”.

大概是在”思考快与慢”中, 有个球拍和球计算总价的问题, 快思考容易错得很离谱.

类似的是一些”视觉错觉”, 因为眼睛成像只能是快思考, 是自动的.

(语言也是, 似乎他们没办法进行”慢思考”, 比如我们”思考”可以抛弃语言吗? 这个问题需要以后再展开)

再来说说元认知.

元认知很容易, 就是多思考一步, 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思考.

比如:

  • 上面提到”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了”的思考, 是真正的意识发出的.
  • 我分析”为什么我害怕做胃镜”, 分析自己的思考, 就是真正的思考.

以此为例, 我立马想到了几个”反例”, 这些例子是”假思考”, 是为了达成”直觉目标”的借口.

我想到的例子中, 直觉目标都是有害的, 没经过真正思考的:

  • “我认为我不喜欢钱, 钱够用就好了.”

    如果进一步思考, 很容易发现问题:

    假设直接送你好多钱, 你会不会拒绝.

    嗯, 不会, 所以”我不喜欢钱”, 只是对自己无能的安慰.

    类似的还有”我太善良所以失败了”, 其实是办事无能.

    真正的思考让我们找到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走出骗自己的困局.

  • 失业了, 我要好好学英语, 锻炼身体, 可以以后找好工作.

    只要多思考一下, 就会发现是在安慰自己.

    如果没意识到, 就会想我这样虚度了一年.

  • 玩游戏, 刷视频. 认为自己是找规律, 提升脑力之类的.

    这和小时候买电脑为了学习差不多.

    我现在的看法是, 我承认就是想玩, 是非常不错的.

    人生的目的不就是玩吗, 什么都留不下的.

    不用小时候灌输的概念困住.